研究观点
当前位置: 主页 > 研究观点

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以美国硅谷为例

 文章来源:极悦企管 时间:2017-08-02 09:40 点击:
分享到:

       中小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融资困难,技术人才不足,研发不力等,持续能力弱,产品竞争力低。实践证明,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硅谷是成功的典范。硅谷模式一直在模仿世界各地的科技园区,其研究可以揭示技术创新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成功因素。运行机制的经验教训,包含在硅谷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机制的集群发展中,为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培养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
硅谷简介

     硅谷(Silicon Valley)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南部,是高科技事业云集的美国加州圣塔克拉拉谷(Santa Clara Valley)的别称。硅谷最初以研究和生产半导体芯片著称。1971年,《微电子新闻》周刊在报导半导体工业时,首次使用“硅谷”一词,现在的硅谷已成为美国电子和计算机工业的中心,引领着全球的科技潮流。目前,硅谷的计算机公司约有1500家,拥有100万以上各类科技人员,年产值超过7000亿美元,占全美风险投资总额的1∕3。许多国际知名企业都将总部设立在硅谷,如惠普、苹果、甲骨文、谷歌等。硅谷地区还拥有很多科研实力雄厚的顶尖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塔克拉拉大学等。硅谷地区是最具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世界高新科技的引擎,引领着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潮流。


(美国硅谷)

硅谷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经验

(一)持续创新的动力

创新是科技型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要素,全球各地的科技园区有很多名噪一时但随即没落。而硅谷从产生到现在已有约90年的历史,至今仍是全球科技企业的成功代表,这与其持续的创新能力密不可分。

1.产学研一体化体系

硅谷的初期发展离不开斯坦福大学的支持,它不仅为硅谷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更创造了大学与工业界结合的科学园区模式。科学园将高校与高科技企业直接相连,实现了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斯坦福大学鼓励全校师生创业,并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教师只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每周就有一天的时间到其它企业去从事兼职工作,甚至有1—2年的时间可完全脱离学校去创业或兼职。学生实行弹性学制,可按规定申请创业,一般两年内都可回校继续学业,不管创业成功与否。同时,企业也积极鼓励员工到大学学习相关课程,加强企业与大学之间的联系,使工程师们能与最新技术保持同步。

建立产学研体制使得硅谷变成“磁场”,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技术、资本等集聚在一起,不仅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打造了一个学术界和产业界合作交流的平台,促进了集体学习,有利于进一步创新。

2.人才集聚

创新的核心在于智力资本。硅谷平等、自由的氛围,为各国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发展平台,不分国籍、民族、肤色、信仰。而且这些技术专家、企业家、工程师来到这里,平等相待、团结合作,形成了公平竞争、勇于创业、精诚合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硅谷文化。

3.企业衍生体系

产业集聚区域内需要集中大量企业,而硅谷恰恰具有独特的企业衍生体系,即企业从母企业中脱离而出,成立新的企业。硅谷有很多“支柱型”企业,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新企业会脱离出来,但在技术、市场、产品等方面仍然与老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企业衍生模式使得新企业的诞生速度非常快,而且凭借密切的关系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降低交易成本,并实现适度的信息共享。例如,仙童半导体公司先后衍生出20 多家企业,而这些企业又衍生出更多的新企业。

(二)市场主导,政府辅助的发展模式

    硅谷是典型的市场主导型集群发展模式。虽然最初建立之时依靠了政府和弗雷里克·特曼(Frederick Terman)的构想,但是真正让其发展的是市场力量,是依赖于产业与市场互动的方式来完成的。也正因为遵循市场原则,使得硅谷集群内部秩序良好、效率高、重复建设率低,集群内部充分磨合、和谐发展,保持了整个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市场将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服务组织、金融机构等重要要素粘合在一起,自动磨合了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不和谐要素。

    美国政府在硅谷的发展中是辅助性、间接性的,政府始终尊重硅谷内企业的主体地位。政府主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扶持硅谷的发展,正因如此才避免了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往往出现的产能过剩、资源损耗和企业倒闭现象。美国政府在硅谷的发展中主要提供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对符合国家要求的项目提供研发资助、咨询服务、调节集群成员之间及不同集群之间信息的交流。但在硅谷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硅谷形成初期。例如,颁布“采购美国产品法”,对原创性产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

(三)集群文化建设

1.独特的创业文化

硅谷鼓励创业,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员工为了自己的理想,随时可以“跳槽”和创办公司。同时,对创业失败持包容态度,普遍认为失败乃成功之母,造就了永不言败的企业家精神。

2.注重知识和专利产权的保护

硅谷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它有利于刺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同时给予知识产权足够的资金回报,只要双方达成协议,技术拥有者想占多少股份都可以。

3.企业交流与合作

硅谷具有开放化和多元化的环境,企业在这里可依托集群内部提供的技术、上下游产业链、中介等要素,实现集群所带来的资源和信息共享,能在技术溢出的效应下提升自身效用。虽然硅谷汇集着不少苹果、IBM这样的大企业,但是仍以中小规模企业居多。这些中小规模企业并不能满足生产服务需求,而是利用硅谷集群中的其他企业、大学和各种服务机构,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技术转让、资源共享和资本投入,以使好的创意快速转变为产品。

(四)专业化分工与品牌建设

硅谷内各企业专业化分工特征明显,企业可更专注于自身所长,突出自身的异质性和比较优势,并进一步弥补了单一企业的技术缺口、知识缺口,促使了最终产品的每一个生产环节精益求精。而且,专业化分工对技术溢出“搭便车”有了约束,能保障企业的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企业能全心全意建设品牌。品牌不仅能为企业带来超值的附加价值,还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五)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1.风险投资

科技型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资产结构不稳、风险大,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硅谷也不例外。但硅谷有发达的风险投资体系,解决了很多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问题,促进硅谷地区高科技产业群的形成、发展、壮大。同时,风险投资家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明显,他们往往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又熟悉现代金融工作,一旦与风险企业家联手,则企业发展事半功倍。

2.硅谷银行

硅谷银行成立于1983年,现已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一直专注于科技企业中高速发展的中小企业,提供切合企业需求的金融支持,其主要收益模式为“较高利率+期权收益”。同时,硅谷银行具有大量的创投专家和科技人才,他们能运用专业知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适宜的金融服务。

硅谷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经验的启示

(一)鼓励创新、创业,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

1.政府要鼓励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是一种精神,是勇于冒险、敢于失败的企业家精神。我国的传统文化崇尚稳定,尤其是年轻一代本该具有的创业激情,却因为生活压力等社会因素而无法激起。因此,政府应鼓励创新、创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氛围。

2.政府要为创业人员提供各种优惠政策

政府要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尤其是在税收和贷款方面,要全面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减轻其经济负担。继续推进金融政策改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另外,在创业政策方面,取消不必要的收费、简化繁琐的手续、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改革陈旧的管理制度等。

(二)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推动产学研结合

1.积极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到高科技产业发展中

硅谷的兴起、发展、繁荣都与斯坦福大学密不可分,大学和科研院所是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必备要素,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爆炸时代。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仅能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创业高手,更能通过科学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技术成果,因此,要积极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到高科技产业发展中。但受限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很多产学研项目流于形式,并未取得显著效益。我国可借鉴美国的成功做法,在高校或科研院所设立企业专项研发基金,扶持高校中相关领域的科研团队,采取多元化的激励机制,促成彼此之间的技术合作。依靠市场的力量,引导高校与科研院所确定研究课题,真正做到实验室成果既贴合企业生产实际,又满足市场的需求,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2.高校要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并用政策制度确定下来,让师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创业中

高校的课程体系中要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讲授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作为创业者的各项素质。同时,打通企业与高校双向交流合作渠道,不仅让高校为企业输送人才,还能让企业员工到高校进修、继续教育,时刻紧跟技术潮流。

(三)提供创新思想交流平台

1.加强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硅谷经验表明,创新是一种高级智力活动,它需要不同成员进行交流,以达到思想与灵感的对碰,创造智慧火花,这就要为其营造思想交流的平台。政府可通过产学研合作计划、建立中介结构等措施,加强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其中研究型大学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它可将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联系起来,加强研究者与企业界的联系。

2.利用社交网络

目前,社交网络异常繁荣,各个目标群体都有自己的交流平台。产业集群内可建立自己的社交软件,实现网络沟通和交流。

3.集聚创业的人群和风险投资家、创业评委

可以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将致力于创业的人群和风险投资家、创业评委集聚在一起,交流每一个创业想法,挑选出具有可行性的进行进一步发展。这样不仅激发了人们的创业激情,还能加强学术界与商业界的联系。

(四)遵循“大市场,小政府”的市场运行机制

1.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作用

硅谷的成功绝非行政干预的结果,而是市场选择了硅谷、成就了硅谷。市场的力量使得企业集群紧紧粘合在一起,并进行资源配置,达到高效实用。但在尊重市场的同时,政府的行政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初期。一是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如港口码头、铁路、公路等的建设至关重要,可提升企业的投资吸引力。二是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福利,可为集群区域内的员工解决后顾之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三是政府的土地、财政税收等扶持政策对集群企业的发展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可减轻企业的成本压力。

2.政府将工作重心转至服务

随着集群的发展,政府应逐渐淡化行政干预,将工作重心转至服务,主要表现在建立公平、自由的市场环境,开展信息服务等。自由、开放的市场氛围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技术的施展和集群内交易的进行。政府可利用自身信誉、地位、独有的资源和信息优势,消除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和技术壁垒,帮助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往来,实现效益共享。

3.产业集群建设不能“唯GDP”论

GDP虽然是衡量产业集聚区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但是过分强调GDP会导致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目标偏离,产业集群发展混乱、资源浪费、重复建设严重,最终被市场淘汰。

(五)完善风险投机机制

科技型中小企业因为实物资产少、经营风险大、规模小,导致融资难、融资贵,硅谷经验表明风险投资是其重要的解决方法。为此,我国应建立多层次的风险投资基金,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1.鼓励个人和企业家参与投资

选择投资主体,要鼓励拥有财富的个人,特别是成功的企业家广泛参与投资,因为他们不仅拥有大量的财富,更有丰富的企业运营和管理经验,还有丰富的社会人脉,畅通的信息收集和交流渠道,能为所投资企业带来综合效益。

2.提高专业风险投资人才培养的重视度

风险投资不是简单将资本进行投入,其运作过程需要风投人员既熟悉金融领域,又熟悉相关技术领域。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注重的是专门人才的培养,这种多功能人才的培养目前还十分欠缺,使得能胜任风投的综合型人才少之又少。因此,要从教育改革入手,注重基础教育,淡化专业界限,培养精通技术、金融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3.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的目的是获益。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市场状况又有利的情况下,风投公司一般会寻找退出途径,如公开上市、企业兼并、出售和清算。如果没有可行的退出方案,将会大幅度降低风投公司的投资意向,也就无法开启投入—退出—再投入的风险资本良性循环。


极悦商学院秉承“实战、实效、落地”的原则,将先进的管理理论与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相融合,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生产管理企业经营管理领导力等方面的企业系统培训服务。
     本文由极悦商学院(www.sctqyd.com)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百强企业名师

实战落地课程

咨询式诊断模式

持续跟踪辅导

大量咨询案例

走进极悦

核心服务

核心讲师

客户案例

极悦动态

研究观点